n136631

日本退役少将山本一郎近日在接受《朝日新闻》专访时抛出一则震撼性预言:中日两国在东

日本退役少将山本一郎近日在接受《朝日新闻》专访时抛出一则震撼性预言:中日两国在东海及台海问题上矛盾持续升级,军事冲突已不可避免。这位曾在自卫队参谋本部任职二十余年的战略专家指出,两国若爆发战争,结局将极为惨烈——"不是简单的胜负之分,而是一方将遭遇毁灭性打击"。

近年来,中日在东海的钓鱼岛主权争议不断升级,双方海警船和军机频繁在该海域对峙,2025年7月,中国空军飞豹战机挂实弹拦截日本YS-11EB电子侦察机,最近距离仅30米,持续15分钟,这一事件将双方的摩擦推向了新的高度。

中国外交部明确回应,日方抵近侦察是风险根源,中方行动完全正当合理。

与此同时,台海问题也成为中日矛盾的重要导火索,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,但日本近年来不断加强与台湾的非官方联系,并配合美国的“印太战略”,试图在台海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。

2025年4月,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实弹射击演习,山东舰航母编队在台岛以东海域活动,显示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。而日本则通过增加军费、采购F-35战机等方式,试图增强在台海周边的军事存在。

山本一郎提到的“毁灭性打击”,背后是中日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,根据日本防卫省2025年版《防卫白皮书》,中国海空军四代机与五代机装备总数已达1688架,其中歼-20隐身战机数量超过230架,而日本空自仅装备约300架战机,且F-15J平均机龄已达37.3年。

海军方面,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海军,舰艇总数约350艘,总吨位285.7万吨,而日本海上自卫队仅150艘舰艇,总吨位76.9万吨。此外,中国的东风-21D反舰弹道导弹和东风-17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,已形成对日本的有效威慑。

国际因素也加剧了冲突的风险,美国作为日本的盟友,近年来不断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,并试图拉日本介入台海事务。

2025年7月,美国国防部向日本施压,要求其明确在台海冲突中的角色,但日本防卫省通过《朝日新闻》释放信息,强调“台湾问题属于需要慎之又慎的极端事态”,显示出日本在是否直接介入台海问题上的犹豫。

然而,军事冲突的代价是双方都无法承受的,中日两国经济相互依存度极高,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729亿美元,一旦爆发战争,不仅将导致两国经济遭受重创,还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的断裂,此外,核武器的存在也使得全面战争的可能性极低。

中国拥有“三位一体”核威慑体系,而日本无核武器,依赖美国的“核保护伞”,这种不对称的核力量对比,使得日本在考虑军事冒险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。

面对日益紧张的局势,国际社会普遍呼吁中日双方保持克制,通过对话解决争端,韩国专家指出,韩国应在中日之间发挥“中心伙伴”作用,促进三国合作制度化,东盟国家也强调,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符合各方利益,应避免采取加剧紧张的行动。

山本一郎的预言虽然警示了潜在的风险,但也反映出日本对中国军事崛起的战略焦虑。

近年来,日本通过修改安保政策、增加军费等方式,试图突破“专守防卫”限制,但其军事现代化进程受到宪法和外部依赖的制约。而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,强调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,但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。

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,战争已不再是解决争端的有效手段,中日作为亚洲重要国家,肩负着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责任,唯有通过平等对话、增进互信,妥善处理分歧,才能避免重蹈历史覆辙,实现共同发展。

国际社会也应发挥建设性作用,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地区安全架构,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。